巫女的牢笼

我的「元年春之祭」解题思路

Posted by Xiphoray on Mar 13, 2021

看经典本格的过程是特别有意思的。不同于看其他小说,只是一味的汲取知识,本格推理还给予读者对抗作者的权利。这个过程更像是一场考试,读者不仅需要读懂理解题目,还得解决题目。那么,记录下解题思路也是一个不错的读后感吧?即使我做出来的是一份零分答卷。

以下就是我对「元年春之祭」考卷的解题思路,全程剧透。

先看考题。全书一共有六场死亡事件,其中小休和观若英的死被作者在「挑战书 」里明确说明是自杀,因此不在考题解答范围;观家灭门案虽然不在「挑战书」里,书里并没有决定性的证据来断定真凶,最后还是以观若英的自白来揭示真相,更像一场虚构推理,但作为读者给自己的附加题也未尝不可;剩下三场谋杀被「挑战书」指定为必考题,并明确提出是同一凶手所为,「挑战书一」要求读者找出凶手,而「挑战书二」则更进一步要求读者找到凶手的杀人动机。

说实话,我在看书时的节奏感特别好,「挑战书」出来的时候恰好到了我要放下书去处理其他事情的时刻,这给了我充分回想的时间。但是无能的我什么都想不起来,脑海里全是四书五经和楚辞,以及「这就是全部线索了!?侦探啥线索都还没开始找吧!?」

冷静下来后,我回想起了两条肯定是有用的线索。第一是弓弩。首先观江离是被弩箭所杀,现场的描写是背上插了两箭,腿上一箭,地上射歪的有四五箭。其次在武器库里,小葵让小休演示了弓弩上箭的操作,以及弩箭可以直接没入墙体的威力。基于此,我判断凶手大概是个女生,至少是个力气小的,不擅长使用弓弩的人。因为上满弦的弩的威力应该是可以直接带走一个人的,但江离背上插了两支箭都还能蹦跶几步,根据已经射出这么多箭以及上箭的繁琐可知,蹦跶的这几步时间还不短,而命中率则验证的不擅长这个观点。第二个线索是白止水的死亡遗言「子矜」。关于这个我并没有解答出来,因为我也联想到了江离书信上的「子矜」二字,但也就此中断。

武器库的广义密室没有头绪,白止水的死谁都能做到,江离的死更是没有任何调查,我在这三场杀人案的作案手法上没有任何进展。但正如书中所说,这种情况下,从杀人动机入手才是最好的方法。但是,这分明是一个偏执的、精神病才有的杀人动机,正常人谁能想到啊!

我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三场杀人案是之前的灭门案引发的,所以决定先由灭门案入手。

书中提出的两条解答我觉得都是可行的。但芰衣特意提及的木桶和绳索反而让我觉得她不是凶手,因为这本是寻常物件,不会让人编出碰倒了并且吓一跳的桥段。如果凶手是她,应该会忽略掉木桶的存在。但我没能推理出若英的具体杀人动机,只能大概推测是因为暴起反抗家庭暴力,并且为了掩盖罪行进而把无关的人也灭了。她后来的身体虚弱应该只是为了无辜的人而产生的心理反应。虽然我正确的猜到了凶手,但我还是对凶手只有十三岁这件事抱有很长时间的怀疑。

旧案勉强解决了,让我们把目光拉回必考题。其实因为案件太多,选择题可选的答案并不多:钟氏兄妹、观无逸、若英、小休、观露申和於陵葵。可惜的是,我直接将於陵葵、观露申和小休三人归为了主角团,剔除出了备选名单。至于钟氏兄妹,钟会舞感觉一直在打酱油,什么都没干;倒是钟展诗曾引起我的一点注意。我一开始也是将钟展诗和观江离的书信看成是男女情书,以为是因为母亲的阻挠才让他起了杀意,但这并不能解释后面两起杀人事件的动机,所以就排除了。这里穿插一下我对钟夫人案件的思考。钟夫人的死是我最疑惑的地方,倒不是广义密室的作案手法让我最疑惑,而是她死的理由最让我疑惑。她第一次正式出场是在晚宴上,再往前就只有被提及的名字,而且她是特意从长安回去的,意味着在晚宴之前,她不可能得罪出场的所有人,她被杀的动机只能是在那场晚宴的谈话中出现。这段推理应该就是我最接近真相的一段推理了。

这样一来凶手就是观无逸和观若英二选一了。观无逸的杀人动机是最容易串联起前两个案件的,在第一个案件作伪证的人被杀害在了第二个案件中。但作者狡猾且可恶地在第二份「挑战书」里说,不存在灭口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杀人动机。虽然他在晚宴上表达出了对钟夫人和小葵自由的观点的不满,但是他没有理由杀自己的女儿江离,即使是因为江离和钟展诗可能有染,因为要真是这样,要杀也是杀钟展诗。自此,我就把观无逸排除了。

排除了所有错误答案,我只能选择观若英作为这本书的大魔王了。但我还是没能找到她的杀人动机,同样也没有找到她的不杀人动机,只能怀疑是因为她最爱的芰衣姐姐可能是因为家里那些人而遇害的,但没法解释为什么要到那天才起杀心。同样,我也没有解开那个广义密室,只能猜测她是故意支开两个女孩去找钟展诗聊天制造不在场证明,然后通过别的方式赶到现场杀人。在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这个密室的手法,虽然作者说自己没在书里设计叙述性诡计,但是若英的证词不就是个叙述性诡计么?虽然这是解谜中的一环,但是这种说法也太反现实了。

以上就是我对「元年春之祭」的解题思路,很遗憾的是,两份「挑战书」都没有完成,甚至在一开始就跑偏了。非要找补的话,我的动机起源倒是找对地方了。

我经常感觉自己的思维是跳跃的,而且总喜欢玩一个思维游戏:「我是怎么想到这个的?」但真正将自己的思维记录下来,却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。




Sh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