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是一部高考的命题电影

「在电影前半段,那只黄色的杀老师一直出现在我脑海里。。。」

Posted by Xiphoray on May 16, 2016

(略微剧透,请谨慎食用)

赶在一大堆事做完之后和一大堆考试将要考之前,我终于把《垫底辣妹》看完了。之前一直见朋友提起,我还一度将名字看成是《卧底辣妹》,并且结合各种剧透想象出《逃学威龙》附加《全城高考》的剧情。

在经历了高考后,看这种高考奋斗史,确实有种亲切和激动。想想都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年了,但那几个一群人一起跟《攻壳机动队》探讨人生哲理的晚上,似乎就在几个星期前一样。虽然到最后,里面的名人名言一句也没有出现在我的高考作文里。我们会随手带回几个不懂的问题回宿舍,解决之后又打打闹闹地去玩「大力出奇迹」。傍晚的时候看着夕阳慢慢踱回课室,捎上水壶又看着夕阳踱去打水,再看着夕阳踱回课室。

img

额,其实和电影里完全不一样。只不过是因为同样是高考这件事而已。

我们还是谈回电影吧。

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一种感觉:电影对坪田老师的刻画不够丰满。甚至在电影前半段,我脑海里出现的一直是杀老师的形象。可能因为对坪田老师的背影身份都只是一笔带过,显得在他为什么因材施教这个问题上的支撑不够充分吧。

img

还有电影里十分赞扬的明妈,我觉得也是有待商榷的。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女儿好,但是是为了女儿的什么呢?如果说是为了女儿的开心,那么她在后来沙耶加为学习痛苦地要放弃的时候,理应让她放弃。但她却一直鼓励沙耶加,感觉她在为沙耶加的未来着想,但如果是这样的话,为什么一开始却放纵沙耶加的学业?影片并没有提及她的教育观念的改变,而在这点上,前后就出现了矛盾。

img

但或许是这些缺点,显得影片更有真实感。比如明妈在得知沙耶加吸烟后,却在帮忙维护沙耶加不出卖朋友的观念。这显得是有点无理取闹,但其实在现实中很常见,作为老师的儿子,我就经常听见这样的故事。

还有一个 bug 就是,在同样的家庭环境下,为什么姐姐和妹妹的会差别这么大,妹妹为什么会比姐姐懂事得多……

总得来说,我觉得影片讲的东西还是比较杂乱的,总感觉有东西没讲全,有东西又很多余。为什么我只是在前半段把坪田老师当成杀老师呢?因为我看到一半才发现,原来讲述老师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只占了很小一部分,只相当于调味料而不是主菜。但电影里却牵扯到坪田老师的教育和传统教育上的冲突,虽然沙耶加的成功表现得是老师的教育赢了,但我总感觉这个冲突是在传统教育的退让中不了了之的。而故事后半段主要解决的是沙耶加的家庭问题,只能勉强说是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缺陷吧。

前不久英语口语课刚好讨论到中英两国的教育问题。英国外教安德鲁给我们放了一段中国高考的纪录片,就是那种表现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业,从头服侍到脚的片子。片里的母亲觉得学校的饭菜不好,于是每餐亲自做饭,放进保温瓶里,骑自行车送到学校,看着孩子吃完再回家。安德鲁当时就问,这种事在中国是不是很常见。而我没有回答。

我知道我的中学很优秀,升学的压力并没像媒体宣传的那么大。或者说,我们的压力在升「好」学。所以我身边似并没那种事发生。我只在新闻和纪录片里看到这些事,惊叹于某水中学的可怕,知道确实有很多很多学生和家庭在这座独木桥上拼了命。最近江苏等几个省在高考问题上被闹得沸沸扬扬,因为对于那些孩子和家庭来说,那两万多的名额,实在是太宝贵。

还有就是我有点看不惯日本电影,感觉他们的表演,特别是说话的时候,有点假有点作,可能那是跟日语发音的习惯有关吧。

嗯,其实我也讲得比较杂乱

img




Share